首页 > 国内新闻 > 焦点访谈丨把“冷资源”转化为“热动力” 让冬季旅游“燃”起来

前些天我国迎来了下半年的首场寒潮,很多地方都有雨雪降温天气,而现在新一轮的冷空气又要来了,但是寒冷挡不住热爱旅游的人们。

有人一路南下寻翠绿,有人一路北上踏冰雪。说起冰雪热,去年爆火的“尔滨”很有发言权。在上一个冰雪季,哈尔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300%,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500%,妥妥的冰雪经济赢家。那么,从全国来看,冬季旅游这块大蛋糕怎么才能不断做大做强,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呢?

进入11月,地处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,最低气温已经降到-30℃,率先开启了今年的冰雪季,心急的游客早早就来到了这里。冰天雪地的浪漫蕴藏着巨大商机。虽然冰雪大幕刚刚开启,但经营者们已经感受到了游客的热情。

为了接住这波冰雪流量,今年,北极滑雪场新增了雪道,添置了雪具,北极村新开了20多家特色民宿。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创业,把旅拍、文创等新业态也带到了这里。

漠河率先发力,去年火爆出圈的“尔滨”自然也不甘示弱,正在紧锣密鼓为12月即将开启的各个冰雪项目做准备。

其中,大热景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面积将扩大到100万平方米,相当于140个足球场大小。

结合去年游客提的建议,设计部门还优化了方案,缩短排队时间,增加保暖屋,提高互动性,科技元素也将与冰雪场景更好融合。

不仅仅是黑龙江,眼下,我国多个地方的冰雪季都已经拉开了大幕。

在新疆阿勒泰地区,四大雪场已全面开板,每天有上万名雪友在这里享受速度与激情。

在青海祁连山,游客们在雪山上体验徒步、研学的乐趣。

河北崇礼开通了夜场滑雪,内蒙古根河还推出了驯鹿雪橇、桦皮画制作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。

近年来,我国冰雪经济持续升温。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,冰雪旅游、冰雪装备等相关产业迎来快速发展。

2015年—2023年,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700亿元快速增长到8900亿元,今年将达到9700亿元,预计明年将突破10000亿元。
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:从监测的数据来看,2023到2024冰雪季,上冰雪的人已经超过了4亿人次。今年即将到来的2024到2025冰雪季,我相信还会创造历史新高。由于它对装备的需求性更高,而且有特定的消费场景,冰雪旅游的消费能力远高于常规的旅游消费能力,人均每次参与冰雪旅游的消费量在1000块钱以上,所以这个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。

冰雪热给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红利,但大量游客涌入,也难免暴露短板,像是交通、食宿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,消费场景雷同,创新性不够,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等,必须从软硬件上不断完善。

今年入冬以来,黑龙江专门开通了哈尔滨至中国最北极漠河、至中国最东极抚远等多条省内串飞航线,还为一些重点旅游目的地开通了冰雪旅游专列。

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齐斌:我们盘活了很多存量资产,新开了很多酒店。市场监管上我们也提前做了准备,前一阵我们公布了一些投诉多的旅行社名单,同时也指导地市做了酒店的价格指导。

上一个冰雪季,哈尔滨有很多暖心服务,被人们称为“花式宠客”。今年,“尔滨”又有不少新花活。总结去年和外国游客沟通不畅的经验教训,今年,哈尔滨对出租车、公交车驾驶员展开培训,恶补英语。虽说是临阵磨枪,但大伙儿都挺认真。

2025年2月,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举办,这也将给冰雪游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。作为这届亚冬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,亚布力滑雪场对赛事场地、面向公众开放的

国内新闻
返回顶部